第九十七章 战事起
上一章:第九十六章 追啊 | 下一章:第九十八章 夜访 |
沈嘉提熘着吴璟回来,见他焉头耷脑的,忍不住头疼地训道:“你这火急火燎地跑去,人家又不知道你是谁,怎么可能会留你?就算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收留你也未必会尽心教你。”
吴璟求教:“那沈大人觉得我该如何做?”
沈嘉莫名觉得这孩子有些讨喜,毕竟心思单纯,没什么坏心眼,这样的人其实是做不来奸商的,但他有心学也没什么不好。
“你呢,最好请你爹出马,让他与魏老爷说一声,就说朝廷现在与四海书铺做报纸,我们这边得派几个人过去监督,你不止要自己去,最好还要带两个精明的管事去,免得人家卖了你你都不知道。”
“不能吧,如此一来魏老爷怎么会同意?”
“那就得看你爹的面子大不大了。”按沈嘉的想法,吴海清也是文人代表,就跟现代那些大作家大学教授似的,一般人巴结都来不及呢,这点小事肯定会同意。
不过吴璟没信心,他苦苦哀求沈嘉:“沈大人帮我去与父亲说说吧,我去说他肯定不同意的。”
沈嘉到没拒绝,当天下衙后就去了吴府,见到了还埋头在书房审稿的吴海清,一脸亢奋,但蓬头垢面像是几天都没出过门似的。
他抓着带路的小厮问:“你家老爷这个样子多久了?”
那小厮一言难尽地回答:“自从上回您来过以后就一直这样了,除了上茅房,吃住都在书房里,我们夫人都气的回娘家了。”
沈嘉同情地看了吴璟一眼,后者淡定地说:“没事,我娘总喜欢找各种借口回娘家,她巴不得我爹住在书房里不出来呢。”
沈嘉满头黑线,这熊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,这话被吴大人听到估计得发飙。
他去敲门,咳嗽了两声提醒吴海清有客造访。
“别来烦我,有事找大少夫人和大少爷,还有,记得替老夫再去请两天假。”
沈嘉笑着说:“吴大人,您这是闭关修炼吗?怎么感觉都走火入魔了呢?”
吴海清听到他的声音抬头,惊喜地问:“沈大人怎么来了?来的正好,快进来,我发现了许多佳作,都不知道该排哪个好了。”
沈嘉走进去,发现地上全是稿纸,都没地下脚了,吴大人吩咐小厮:“把地上这些垃圾收拾出去烧了,都是些不能看的东西。”说完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子,谨慎地打开,推给沈嘉:“快来看看,都是好东西,我今日才知道,咱们大晋人才济济啊,没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也能写出绝世佳作。”
沈嘉也稀奇,想看看都有什么没看过的好东西,然后就跟着一张一张看过去,大多数都是诗词,还有写得好的策论,其中一篇写的还是朝廷刚发布的政令,写的非常详细,优点缺点都写齐了,拿到朝会上就能用的水平。
还有几篇短篇散文诗歌,辞藻华丽,若是编成小曲,估计又能风靡一时。
除此之外,居然还有些不太一样的稿子,比如介绍美食的,比如探讨当前经济形势的,更让沈嘉没想到的,这样的稿子吴大人居然也会留下来,并且认为好,这说明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
沈嘉帮着他将第二期的报纸重新排版了一遍,第二期的报纸比第一期内容更多元化,版面设计更精致,还附上了一些可爱的小图,如果能用好一些的纸打印出来,说不定还能成为珍藏版。
沈嘉灵机一动跟吴大人说:“不如等年终,我们做一版报纸珍藏版,将一整年报纸中最精彩的部分摘抄出来,加上配图做成一本精致的刊物,价格可以定十两一本,说不定一次就能赚回本钱了。”
吴大人心想:我的乖乖,一份报纸才两文钱,这一本刊物居然要十两,那能买多少份报纸了?真的会有傻瓜去买吗?
“听起来不错,到时候就多劳沈大人费心了。”
沈嘉说:“我们还可以在年终时弄一个投票,召集长安或者是附近的才子,对这一年的报刊内容进行投票,选出最佳的十个作品,对作者颁发奖励,如此一来,以后投稿的人会越来越多。”
“但是这么一来,也有可能会发生冒名顶替、弄虚作假的事情。”
沈嘉觉得这没有什么,才学这种东西是掩藏不住的,是金子总会发光,一个人想要冒名顶替另外一个有才学的人是很难的,除非他不出去交际。
“那就在报纸上公开加一条说明:作品必须是本人所有,但凡发现盗用、抄袭者,我们将会在报纸上公开,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恶行。”
“我看行,还是沈大人想法灵活。”吴大人这才注意到自家小儿子也在书房里,拿着一张图稿发呆,还打了个哈欠。
他指着儿子问:“你怎么还在这里?既然回来了,就赶紧去接你母亲回家,。总待在娘家算怎么回事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不待见她呢。”
吴璟翻了个白眼,暗搓搓的说,“反正这家里有她没她也没两样,娘想去外祖家就去呗,家里不是有大哥大嫂吗?”说曹操曹操就到,吴大少爷刚回来,听说沈大人来了,立即跑过来想与他交流交流,他如今在户部底下当个不重要的小官,自然得巴结着沈嘉这个郎中。
不过吴大人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,见他进来忙吩咐说:“赶紧去置办一桌酒菜,我好与沈大人好好喝一杯。”
沈嘉感动的快落泪了,他来了吴府那么多次,还是第一次被吴海清留饭了。
沈府的伙食一般,但沈嘉也饿了,而且被吴海清频频敬酒,他菜都没吃几口。
吴大人在书房里窝了那么多天,好不容易出来放风,酒一杯接一杯的喝,喝到尽兴时,情绪高昂,当场做了一首好诗。
吴璟在餐桌上频频跟沈嘉使眼色,他爹也只有喝了酒后才好说话些。
酒足饭饱,沈嘉才终于跟吴大人提起吴璟想经商的事情,说他想跟着魏老爷学本事。
沈嘉还以为这件事会很难办,吴海清一看就是清高的读书人,这种人是最在乎等级的,也最看不起商人,之前吴璟就碰过钉子。
结果吴大学士问:“魏老爷?就是那个买下报纸外地销售权的商户?”
沈嘉点头:“是他,听说他还是建业二十年的进士,把书铺开遍了全大晋,算是个儒商。”
“原来是他啊,魏舒,魏子言,当年老夫还当过他半年的恩师呢,前途大好的小子,结果县令没当多久就不干了,魏家老爷子当时气的将他赶出家门,后来他开始经商,就彻底与魏家决裂了。”
吴璟一听这话以为没戏了,如果他要去经商,是不是也要被赶出家门?是不是也要与家里决裂?他不是魏老板,他可没这个勇气。
吴璟给沈嘉使眼色,想让他不要提这件事了,他不怕挨打,但是如果要被赶出家门,他宁愿一辈子做个纨绔。
沈嘉却没理他,而是问:“那他本家也是长安人士吗?”
“自然,光禄寺大夫你知道吗?”
“魏葆大人。”
“对,他就是魏舒的长兄,他们的父亲就不用我多说了吧?是上一任礼部尚书,年老致仕后才轮到楚礼威。”
沈嘉看出魏老板身上的气质不像个商户出身的,但没想到是这样的人家,他与魏大人没交集,私下只听说过他与楚尚书不合,原来如此。
吴大学士暼了小儿子一眼,这小子从小就没什么值得人炫耀的地方,他原先只希望他别长成一个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就好,没想到这次将他推出去会有这样意外的收获。
果然,孩子就不能太惯着,让他吃点苦多点见识也就长大了。
之前吴璟回来说要经商他没同意,因为知道他做事只是三分钟热度,不过如果是跟着魏舒那他是放心的。
沈嘉见他对魏舒没有恶感,重新提了刚才的事,他把吴璟打发出去,单独与吴海清说。
吴海清阻止他: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,也不用说,我不是那等迂腐之人,当个商户也没什么,他不是长子,也继承不了多少家产,又惯是大手大脚的,能有个营生我也能放心,就算什么都没学到,总归是努力过了。”
“那您是答应了?”
“你以为我会反对?”吴大学士白了他一眼,“别以为我不知道,你们私底下都说老夫是老古板。”
沈嘉赶紧摇头:“不不,我可没这么说,明明我们说的是楚尚书。”
吴大学士依稀知道一点沈嘉与楚尚书不合,但不知道原因,瞪了他一眼没接话。
吴璟事后得知父亲答应此事时,欣喜若狂,因为已经绝望了,所以得到消息时分外欣喜,对沈嘉谢了又谢。
沈嘉拍了拍他的肩膀,凑在他耳边小声说:“记住,你可不仅仅是去学东西的,还得替你父亲看着四海书铺销售报纸的事情,可别让他们从中作假。”
“那……我是去当细作的?”吴璟眼睛大亮,“好好好,我一定会做好,让我爹无后顾之忧。”
晚上,沈嘉见赵璋没来,从密道入了宫,见到御书房里灯火通明,隐约还有别人的声音,也就没去打扰,而是在偏殿呆着。
杜总管得到消息赶来,解释说:“沈大人,皇上还在与几位大人商议西北战事,最新战报,鞑靼联合瓦刺对大同府用兵了。”
沈嘉震惊了,忙问:“出兵多少?”
“听说至少有二十万大军。”
沈嘉倒吸了一口冷气,二十万?草原的士兵可不比中原,二十万里至少有一半骑兵,且草原的兵马对上大晋的兵马,单打独斗基本完胜。
他等了半个时辰,御书房里的会议也没有结束的意思,沈嘉也就先回去了,然后连夜给吴大人写了封信,让他改了第二期的部分内容,且要催促印刷厂加紧印刷。
沈嘉后半夜才睡下,醒来的时候见身边躺着人,也不知道赵璋是什么时候回来的,他刚翻了个身,边上的人就醒了,转身抱住他,轻声说:“今日不上朝,再陪我睡会儿。”沈嘉轻轻靠在他身上,闭着眼又睡了一觉,但这一觉睡得不踏实,后来干脆拿了本书看着。
赵璋睡到辰时才醒,依旧有些疲惫,看到沈嘉脸上的担心,问:“杜富成说你昨夜进宫了,可是有事?”
“没事,就是找你说说话。”
赵璋揉揉眉心,起床穿衣,虽然早朝取消了,但他还得进宫处理事情,一旦开战,就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了。
“可是要征兵?”沈嘉问。
“必然要的,朝廷很久没打大战了,兵源不足,预备先征兵十万。”
“好,那把征兵广告发在报纸上吧,这一期报纸的主题就改为军事好了。”
“可以,这些事情就劳烦你了。”
沈嘉摇头:“我也是被将士们保护的一员,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是我的荣幸,只希望战事早点结束,少死点人。”
赵璋在沈府吃过早饭才入宫,一入宫就宣了钱老将军等将领入宫议事。
到了钱老将军这个年纪的将领,基本也不会上战场了,但他们经验丰富,该准备什么,该如何御敌,还是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“皇上,学堂刚好结业,不如将所有学员提拔上来,总归学到了点东西,去边关当个百夫长也不算什么。”钱老建议说。
赵璋同意了,这时候确实没有必要谈什么考核,不过他还是叮嘱道:“还是得证求他们个人同意。”
钱老当面应下,心里不以为然,既然享受了朝廷的栽培,那有什么理由不上战场呢?
宫里的指令一项一项发布出去,百姓们也很快知道了外敌入侵的消息,虽然心慌慌,但还算镇定,毕竟长安离边境还有段距离。
等听说朝廷征兵,还是有一批年轻人响应的,不过长安城的百姓过惯了安逸的日子,报名参军的人不多,但朝廷为没指望从这里招兵买马,主要还是从北五省征兵。
吴大学士又钻进了书房里,一天一夜后拿出了第二期报纸的底稿,拿去印刷厂印刷。
没过几天,第一批报纸就出库了,这一次吴大人没再往官员府邸送,而且全部投入各家书铺。
沈嘉想了想,在闹市街的一个角落里建了一个小小的报刊亭,方便路过的普通百姓买报纸。
别说,普通老百姓很少会去书铺那种地方,连脚都不敢踏进去,在街上就不一样了,谁都能买,而且卖报纸的小哥态度和善,闲暇时就站在窗口大声读报纸,吸引了一大批不识字的百姓聚集在路边。
“快快快,第二期报纸出来了,快去买。”
各家书铺前都挤满了人,掌柜不得不安排人手维持秩序,后来四海书铺想了个法子,在门口放了十个大箱子,将报纸放在其中,让客人自主排队去拿,一份两文钱自己丢进一旁的木桶里就可以,也没人会贪这点小便宜。
报纸一拿到手,许多人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围读,看到首页写着一行大字:天下兴亡匹夫有责!
然后写了外敌入侵的事情,连对方的首领名字,人数,在哪起兵都写出来的,学子们感慨道:“这报纸真是太便利了,以往战事我们哪里能知道这些消息,全靠道听途说。”
“可不是,以往的战报都是机密,我们根本看不到,你看,这下面还贴着朝廷的征兵令,将参军的条件、义务与待遇都写的清清楚楚,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全看各个将领的人品和心情。”
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,这句话真是太对了,若不是我扛不起大刀,也想参军报效朝廷去!”
“这就算了,咱们是读书人,读书人有读书人的用处,虽然我们不能参军,但是我们可以给将士们写赞歌,如果我们以后为官,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。”
“对,我们现在应该更努力的读书,争取科举中第,争取将来能站在朝堂上为国奉献。”
“快看第二页,这首诗写的太好了……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”
众人翻到第二页,这一页密密麻麻都是与战场有关的诗歌,第一首便是刚才的那首,名叫《凉州词》作者署名是闲居散人,备注了这首诗是先辈留下来的,并非本人所作。
自从报纸开始征稿后,确实有许多人将先辈留下来的手稿送去,以前没有这个平台,哪怕真有佳作也无人知晓,自从大家知道报纸可以刊登送去的佳作,自然想把手里的好东西放上去给世人仰望。
“这首也好……燕台一望客心惊,箫鼓喧喧汉将营。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色动危旌。沙场烽火连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城。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”
“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”有人大声复读一遍,眼泪刷的流下来,哽咽道:“若是我现在开始习武,是否还来得及弃笔从戎,报效国家?”这里面有几首诗是沈嘉送去的,全部用了笔名,也备注了诗不是原创,是前人留下的,至于出处,自然是找不到的。
整面版面刊登了诗词二十首,最底下还有一首闲居散人写的《送别离》:自盘古开天,三皇定国,五帝开疆。凡国遇大事,男必在,与祀戎泯躯祭国,即燹骨成丘,溢血江河,亦不可辱国之土,丧国之疆,士披肝沥胆,将寄身刀锋,帅槊血满袖,王利刃辉光。吾不分老幼尊卑,不分先后贵贱,必同心竭力,倾黄河之水,决东海之波,征胡虏之地,剿倭奴之穴,讨欺汝之寇,伐蛮夷之戮,遂苍海横流,儿立身无愧,任尸覆边野,唯精魂可依!{注1}
众人看了无不流泪,转瞬间,这篇文字就传遍了全城,连稚龄小儿都会背诵几句,一时间,长安城里掀起了参军热,原先冷淡的门庭也渐渐涌来了一批青年,甚至有不少书生丢开书本笔墨,换上短褐,前来报名。
兵部尚书得知消息时都震惊了,他没想到报纸的感染力竟然如此强,如果能将这报纸传至天下,那此次征兵别说十万,五十万也是有可能的。
报名的人多了,筛选的条件就严格了,以前老弱病小也能充数,现在则可以选身强体壮的青年,就连即将领兵出征的将领也有了十足的底气,大唿:有如此大好儿郎,何愁击不退敌军!
超会上,内阁首次一致肯定了报纸的作用,对吴大学士和沈郎中赞誉不断,还特请皇上批一笔资金来加印报纸,好让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这样的好东西。
赵璋没同意,简单说了一句这件事已经有人承办了,无需朝廷出钱,甚至骄傲地说,朝廷因此还收了五百两,可以用于在各地多建几个报刊亭。
反正报刊亭小小的一个,不占多少地,也费不了多少料,只需请一两个闲人看着就行,着实方便的很。
众人得知这又是沈郎中想出的主意,纷纷感慨:这年轻人的脑子也太灵光了些,怎么好东西都让他给占了呢?
不过也不会有人眼红了,朝廷上下都知道报纸上那个“闲居散人”就是沈嘉的化名,这一期就有两首诗一首词刊登在上面,而且是传播度最高的,连他们看了都动容,至于他说诗不是自己写的,大家都不信。
很快,全长安就陷入了参军热,没等四海书铺将报纸运送到外地,周边的县城也被带动起来了。
更远的地方,官员与世家也先一步收到了长安送来的报纸,由他们把消息传播出去,全民都知道了边关即将掀起一场战事,也知道了参军是多么光荣的事情。
各地的驻军处都有百姓去询问是否要招兵,只不过没接到征兵令的地方不敢擅自招兵,否则各地将领能笑掉大牙。
上一章:第九十六章 追啊 | 下一章:第九十八章 夜访 |